<li id="vrei4"><acronym id="vrei4"></acronym></li>
<progress id="vrei4"><track id="vrei4"></track></progress>

  • 黃梅戲的發源地在哪里

    文章主題:傳統藝術  文章來源:文化雜談  發布時間:2020-02-21 14:04:18

   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,與京劇、越劇、評劇、豫劇并稱中國五大劇種。黃梅戲發源于湖北、安徽、江西三省交界的黃梅縣。

    傳說清朝乾隆時期,湖北省黃梅縣一帶的大別山采茶調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,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,并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,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戲曲劇種,當時稱為“懷腔”或“懷調”,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。其后,黃梅戲又借鑒、吸收了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、表演和劇目,開始演出“本戲”。后以安慶為中心,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,黃梅戲成為安徽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和全國知名的大劇種。

    黃梅戲

    對黃梅戲的源頭現在主要有三種傳說,現在我們介紹如下:

    傳說之一∶“黃梅戲是在‘懷寧腔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。……每當春種秋收之時,農民們慣唱‘懷調山歌’來歌頌自己勞動的豐收。這種民間優美抒情的山歌小調,統稱為‘懷寧調’。”傳說之二∶“……黃梅戲起源于安徽安慶地區。從前每逢黃梅季節,常常洪水成災,四鄉農民為了祈求豐年,就在這個時候舉辦迎神賽會,會上出現各種歌舞演唱,在這種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戲曲形式,因與黃梅季節有關,故名曰‘黃梅調’。”

    傳說之三∶“黃梅戲源于湖北黃梅縣的民歌小調即黃梅采茶調。”這種可能性不大。

   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,有花腔、彩腔、主調三大腔系?;ㄇ灰匝菪驗橹?,曲調健康樸實,優美歡快,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;彩腔曲調歡暢,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;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,有平詞、火攻、二行、三行之分,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,曲調嚴肅莊重,優美大方。黃梅戲以抒情見長,韻味豐厚,唱腔淳樸清新、細膩動人,具有豐富的表現力,且通俗易懂,易于普及,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。

    熱點排行>>
    圖文閱讀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