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vrei4"><acronym id="vrei4"></acronym></li>
<progress id="vrei4"><track id="vrei4"></track></progress>

  • 品茶品味品人生,高雅飲茶在于“品”

    文章主題:飲食文化  文章來源:文化雜談  發布時間:2020-05-06 19:29:19

    品茶,既非泛指一般為解渴而飲茶,也非指品評茶葉的優劣,而是特指那種比較高雅的、以品嘗茶水的滋味而體會人生之味、社會之味而進行的飲茶活動。

    品茶要講究環境幽雅質樸

    品茶要講究環境幽雅質樸

    只有在幽雅的環境中,品茶人才能產生一種恬靜的心境,才能進入忘記塵世苦惱、單純體味茶之本質的境界。也就是說,缺乏“靜”就無法品出茶之真滋味,好茶、劣茶當然也就無區別了。俗話說,“茶須靜品,酒須熱鬧”,這正好說出了品茶與飲酒在環境氣氛條件上的區別。

    古人認為,茶之質在于“色香味”,其道在于“情操潔”。而要品茶之質,“靜”是一個條件。“靜”的頭腦可以體會人生的真趣,也利于體味茶之品質。品茶的時候,如果有人爭吵或者頻繁往來,就會影響微妙境界的產生。

    品茶要講究“慢”與“少”

    品茶要講究慢與少

    快則無法品出真正滋味?!都t樓夢》寫寶玉去櫳翠庵品茶,一開始就吃了一大碗,難怪妙玉說他:“你雖吃的了,也沒這些茶你糟蹋。豈不聞:‘一杯為品,二杯即是解渴,三杯便是飲驢了’。你吃這一碗,更成什么?”

    意思是說,一下子就喝得那么多,算不得“品”,與飲牛飲驢沒什么區別。明人許次紓的《茶疏》中也說,“一壺之茶,只堪再巡。……若巨器屢巡,滿中瀉飲,待停少溫,或求濃苦,何異農匠作勞,但需涓滴,何論晶賞,何知風味乎?”這說明量小方益于品味。這都是說晶茶不僅要慢,而且量要少。

    品茶要講究人少

    品茶要講究人少

    古人認為“一人得神,二人得趣,三人得味,七八人是施茶”。就是強調人少才能品出“神”、“趣”、“味”。品茶時一二知已,方宜于得趣、得味、得神,方宜于產生特殊心境,方宜于進入真正領略人生真趣的境界。

    與量小、人少相聯系的是,品茶時茶具以小為賞。清代才子袁枚在《隨園食單》中描寫了品茶的情景,其中也闡述了品茶的條件要求:“……杯小如胡桃,壺小如香櫞,每斟無一兩,上口不忍遽咽,先嗅其香,再試其味,徐徐的咀嚼而體貼之,果然清香撲鼻,舌有余甘。一杯之后,再試一二杯,令人釋躁平矜,怡情悅性。”這里就指出了小、少、慢的品茶特點。

    總之,品茶是一種高雅活動,講求“靜”、“寂”、“小”、“少”、“慢”,不同于在大街上為了解渴而喝一碗大碗茶。

    熱點排行>>
    圖文閱讀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