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茶是一門學問,會喝茶才能喝出健康來。了解一些正確飲茶的常識可以幫助人們正確地養身健體。
《黃帝內經》認為,人分為25種體質,而且每個人的身體還會因情緒、飲食、睡眠和節令的變化產生改變,所以,什么季節喝什么茶也不能一概而論。
一年四季喝不同的茶。中醫將食物分為熱性、涼性和溫性,六大基本茶類也被劃分到不同的類別。中醫臟腑學理論認為:
春季宜飲花茶,可以幫助散發冬天積郁在體內的寒氣,同時還能促進人體陽氣生發,令人精神振奮,消除春困;
夏季宜飲綠茶,可以清暑解熱,去火降燥,止渴生津,且綠茶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等,可以幫助身體補充因流汗損失的微量元素等;
秋季宜喝烏龍茶、鐵觀音、水仙、鐵羅漢、大紅袍等茶,常飲能潤膚、益肺、生津、潤喉,有效去除體內余熱;
冬季宜飲紅茶,紅茶味甘性溫,善蓄陽氣,生熱暖腹,可以增強人體對寒冷的抗御能力。
根據個人體質飲茶是茶道養生的基本功用之一。從茶的生長地區來看,有東南西北各區的不同,更有寒熱溫涼的區別,加工過程也有所不同。嚴格地說,并不是喝所有的茶都對身體有益。有些人由于體寒對龍井茶或花茶不服,喝后頻繁上廁所,瀉得很厲害;也有的人喝茶后會出現便秘;更有人喝茶后饑餓感很嚴重;有的人喝茶會失眠;有的人喝茶后血壓會上升;還有的人喝茶會像喝醉酒一樣,出現茶醉的怪現象,產生心慌、頭暈、四肢乏力、胃難受、站立不穩和饑餓等癥狀。這些現象都是因為沒有喝對適合自己體質的茶而導致的。
一般來說,初次飲茶或偶爾飲茶的人,最好選用高級綠茶,如西湖龍井、黃山毛峰等;喜歡清淡口味者,可以選擇嫩度好的烘青和名優茶,如敬亭綠雪、天目青頂等;體質偏寒或腸胃虛弱者,則以選擇紅茶為好,因為紅茶性溫,有抗寒暖胃之效。若平時畏熱,選擇綠茶為宜。因綠茶性寒,喝后會使人產生清涼之感;烏龍茶、普洱茶都具有很好的消脂減肥功效,故適合身體肥胖的人飲用;容易因飲茶而失眠的人,可選用低咖啡因茶或脫咖啡因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