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vrei4"><acronym id="vrei4"></acronym></li>
<progress id="vrei4"><track id="vrei4"></track></progress>

  • 古代莊田制是一種怎樣的土地所有制形式

    文章主題:歷史研究  文章來源:文化雜談  發布時間:2020-02-21 12:11:57

    莊田是古代土地占有制的一種形式。作為土地占有的一種形式,莊田制是唐代中期以后才出現的(莊田一說自古就有,有田莊、莊園、別墅、田園、莊宅、山莊、別業等不同的稱呼)??梢哉f是土地私有化的必然產物。

    當時,貴族官僚、富商豪強都以大量擁有田業為時尚,像名相郭子儀、李德裕等都擁有自己的大莊園,一些貴族詩人(如王維、司空圖)的莊田則以風景秀麗著稱?;适?、官府,包括一些寺院也都擁有自己的莊園。

    莊田

    明代以后,朝廷賜給屬下或親王的田園稱莊田,分勛貴莊田和王府莊田兩種形式。具體來說,因授爵而撥賜的莊田,稱為勛貴莊田。勛貴指有功勛的武將大臣和皇親國戚。勛貴莊田在朱元璋洪武年間特別盛行,其來源除了皇帝撥賜外,也有額外奏討、占奪而來的。

    洪武之后,欽賜功臣田土之事少見。此后勛貴莊田的來源多是占奪。耕種者稱佃戶、莊戶或莊民等。王府莊田指的是各親王王府的莊田?;实壑T子(除皇太子)封王,又稱親王。朝廷賜給親王田園,作為莊田。王府莊田的來源除欽賜外,也有奏討,受納投獻,侵奪而來者。王府莊田享有免交田賦的待遇。耕種者稱莊民,俗稱佃戶,他們要向王府繳納地租,名曰莊田子粒。

    莊田的出產多用于自給,少數也出賣。

    熱點排行>>
    圖文閱讀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