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vrei4"><acronym id="vrei4"></acronym></li>
<progress id="vrei4"><track id="vrei4"></track></progress>

  • 農歷一月的別稱知多少

    文章主題:天文歷法  文章來源:文化雜談  發布時間:2020-04-18 11:19:39

    農歷一年的第一個月,亦名“正月”,而“正月”又有不少別稱。例如:

    1、“長月”。自古始,“松柏”為“群木之長”。以“群木之長”之意,人們結合歷法的需要將農歷一月,即“正月”看作是一年“十二月之長”故別稱為“長月”。古籍《爾雅》里有記載,曰“正,長也”。

    2、“正歲”。周代以前,木星約12年運行一周天(“黃道十二宮”為“一周天”,木星在黃道帶里,每年經過一宮),稱之為“歲”,木星被譽為“歲星”。人們取“歲星”之意,將十二月為一年,稱之為“歲”,并用以紀年。所以,一年“十二月之長”的“正月”,也就稱為“正歲”。

    農歷一月

    3、“歲首”。夏以正月為“歲首”,商以十二月為“歲首”,周以十一月為“歲首”。秦及漢初,曾以十月為“歲首”。但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實踐證實,以夏的“正月”為“歲首”,較符合天文歷法的科學性。所以,自漢武帝頒布的《太初歷》起,恢復統一使用夏歷,故“正月”被別稱為“歲首”。

    4、“端月”。將“正月”別稱為“端月”,始于秦。秦始皇名“政”,古時“正”與“政”相通,為避諱,敞將“正月”改為“端月”,取年開頭之意。

    5、“嘉月”。“正月”,為春季開始的頭一個月,人們結合精神生活上的需要,取美好、吉利、喜慶之意,象征性地將一年開始的“正月”,美稱為“嘉月”、“新月”等。

    熱點排行>>
    圖文閱讀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