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vrei4"><acronym id="vrei4"></acronym></li>
<progress id="vrei4"><track id="vrei4"></track></progress>

  • 數九從什么時候開始,數九與消寒的說法

    文章主題:天文歷法  文章來源:文化雜談  發布時間:2019-01-25 20:23:17

    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中,九為極數,乃最大、最多、最長久的意思。中國人認為過了冬至,中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。因此,要問數九從什么時候開始,答:每年的“數九”是從冬至逢壬日起的,以后每九天為一個單位,謂之“九”,過了九個“九”,即為“出九”,那時就春暖花開了。

    數九

    我國民間將冬至稱為“交九”,也叫“數九”。冬至后約一個月,就進入了三九,這是一年中真正寒冷的季節,俗語有“三九三,凍破磚”的說法。從冬至算起,每過九天算一“九”,八十一天結束,“九盡桃花開”,天氣就暖和了,可以下地春耕了。

    在古代是沒有天氣預報的,人們要知道天氣的變化,寒暑的轉變,只有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來總結規律,因此就創造出了許多記述數九期間天氣變化規律的方法。

    數九從什么時候開始

    至今,民間還流傳有歌謠說:“一九二九,伸不出手;三九四九,凍死貓狗;五九六九,隔河看柳;七九河開,八九雁來;九九寒盡,春暖花開。”另外,還有五九六九,隔河看柳;七九河開,八九雁來;九九寒盡,春暖花開。”另外,還有許多種用有趣的圖、表或字句逐天記錄九“九”的進程和天氣變化的方法。

    有的畫素梅一枝,共八十一朵。從冬至起每天用紅筆將其中一朵染上色,直到畫梅紅遍。九九也就結束了,謂之“九九消寒畫”。

    有的畫表一幅,九行八十一格,每天涂一圈于一格上,上陰下晴,左風右雨,格滿則寒消,謂之“九九消寒表”。

    數九與消寒

    也有描九個中空影格字的,每格各為九筆,如:“屋前垂柳珍重待春風”,從頭九的第一天開始填寫第一字第一筆,以后每天寫一筆,九天填完一個字為一“九”。九字八十一天填完則九盡,謂之“九九消寒句”。

    還有人創作“九體”對聯,每聯九個字,每字皆九劃,如:“前城秋荒屏欄樹枯榮,庭院春幽挾巷草重茵。”把這些字描成空格,每天在上、下聯上各填一筆,全聯填完,春暖花開,謂之“九九迎春聯”。

    熱點排行>>
    圖文閱讀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