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世紀末、十六世紀初,海上新航路的開辟,大大刺激了歐洲殖民者到東方侵略掠奪的野心,而亞洲地區歷史悠久,物產豐富的中國,自然成了他們垂涎和覬覦的目標。在先后對中國進行侵略和掠奪的西方國家中,葡萄牙是最早的一個。
1514年和1515年(明正德九年和十年),葡萄牙兩次派“商船”來中國,因明政府規定非朝貢之國不準貿易,所以未讓船上的人登陸,這些葡萄牙人便在廣東沿海私販違禁物品,“拐掠城市之男婦人口”,我國“沿海鄉村,被其殺掠”。
1517年(正德十二年),葡萄牙又派出武裝船艦來到廣東沿海,公然開炮進行武力威脅,“大炮迅烈,震駭遠近”,并強行闖入我國內河珠江,炮轟廣州,“銃炮之聲,震動城郭”。這幫明火執仗的海盜,當即遭到中國軍民的有力回擊,受到了應有懲罰。葡萄牙就是這樣用大炮揭開了西方國家侵略中國的序幕。
此后,葡萄牙不斷進行侵略中國的活動,一度侵占了廣州附近的屯門島。1521年(正德十六年),明軍向盤踞在屯門島上的葡萄牙強盜發起攻擊,將他們驅逐。
1523年(明嘉靖二年),葡萄牙人又竄擾廣東新會縣的西草灣,明朝水軍奮起自衛,擊沉葡萄牙武裝船只,葡萄牙殖民者狼狽逃竄。
在廣東沿海地區的一連串失敗,并沒有使葡萄牙強盜放棄侵略野心。他們接著進犯浙江、福建,侵占了寧波的雙嶼、漳州的月港和泉州的浯嶼等,但都被中國軍民趕跑。
至此,葡萄牙殖民者武裝侵略中國的行動,暫時受到了遏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