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vrei4"><acronym id="vrei4"></acronym></li>
<progress id="vrei4"><track id="vrei4"></track></progress>

  • 您的位置:傳統文化雜談 > 民俗文化 >

    七月十五中元節(鬼節)話祭鬼習俗

    文章主題:民俗文化  文章來源:文化雜談  發布時間:2020-06-16 10:55:41

    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,是漢民族的一個古老節日,它與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和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合稱為“三元”。中元節又稱“鬼節”。

    原來,漢民族傳說,七月初一是“開鬼門關”,七月三十是“閉鬼門關”。這一個月里,所有無祭孤魂都從陰間出來,到人世間找東西吃,因此,各個地方都紛紛在這個月里舉行“普度”的祭儀。一個地區,往往以村莊為單位,輪流普度。普度時供出各種飯菜,使鬼魂天天都有吃喝。

    后來,這種日日普度的形式太麻煩,也太鋪張,所以人們削繁就簡,便統一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普度了。

    七月十五中元節

    七月十五普度祭食,還與佛教傳說有關?!队厶m盆經》里說,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蓮,很孝順母親,他的母親在死后被罰入地獄受倒懸之苦,有一次,目蓮用缽盛飯給母親吃,誰知飯未到母口,即變成了火炭。

    目蓮感到很怪,將此事說于佛聽,佛祖告訴目蓮,必須在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,置于盆中,供養十萬鬼靈,超度眾餓鬼,其母才能得到濟度。目蓮依佛祖所指行事,其母乃得以飽食。

    由祭食孤鬼演化開來,有些地方在七月十五這一天除祭食亡人之外,還將村里活著的孤寡老人請到家中,用好飯好萊招待他們,向他們表示敬意。

    七月十五的祭食在食物內容上也較其它節日不同,即以素食為主,其中必不可少的有豆腐、粉皮、粉塊等,因為民間認為,亡人在陰間是不吃葷腥的。也有的說是因為故去的老人牙口不好,吃不動雞鴨魚肉之類的東西。

    此外,在祭食時還伴以燒紙錢、“放河燈”等祭祀活動。

    熱點排行>>
    圖文閱讀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