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干文化史家和美術史家都認為,秦始皇陵兵馬俑在藝術上是高超的,無論就其規模之宏大,雕塑技巧與色調的配置等方面,都堪稱杰作。
有的文化史家認為:“秦始皇陵兵馬俑群像,無論數量,還是藝術價值,都是中國雕塑史上所罕見的,這說明了中國雕塑藝術到了秦代已達到了成熟階段,因而出現了這一引動世界的藝術佳作。”
有的學者從它的宏偉氣魄評價“這種模擬軍陣的宏大構圖,在中國和世界雕塑史上都是無與倫比的。”
除了它的氣魄宏大、構圖雄偉而外,秦始皇陵兵馬俑在藝術風格上還有下列特點:
首先,是它的“傳神”。這是中國藝術獨立于世界藝術之林的一大特色。有的學者這樣描述秦俑中一般戰士俑的各種傳神形象:“有的嘴努起,胡角翻卷,顯得堅定而剛毅;有的立眉圓眼,眉間的肌肉擰成疙瘩,似有超人的大勇;有的濃眉大眼,闊口厚唇,性格憨厚淳樸;有的舒眉秀眼,頭微低垂,性格文雅;有的側耳凝神,機警聰敏;有的昂首靜思,有的低首若有所思……”
其次,是秦俑的現實主義手法。經過博物館人士對700個秦俑逐個詳測,發現絕大部分形體比例都符合解剖學的原理,甚至連手指關節的長短、肌肉的厚薄、眼角眼皮的輪廓都合情合理,適宜合度。這說明當年的創作者是有高超的藝術修養和科學分析水平的。
第三,是色調明快,俑體的著色有幾十個色調,紅有大紅、朱紅、紫紅等,綠有深綠、粉綠,藍又有深藍、孔雀藍;另還有桔黃、杏黃、赭色、熟褐等等,配成一個總的鮮艷絢麗的基調。
秦俑的陶窯燒制技術也是高超的。有的學者用“視之色如青石,扣之聲如磬玉”來形容它的精致和高雅。由于秦俑藝術價值之高超,國外的一些科學家甚至用下列語言來表達他對中國古代文明的欽佩:“沒有中國的古代文明,就沒有西方現代的科學技術的發展。”
秦始皇陵兵馬俑對后世的影響是巨大的。漢承秦制,漢代陵墓中,也有大量古代陶俑的遺存。如60年代中期,在咸陽楊家灣西漢墓中,就發現了武土俑、騎士、奴婢等俑3000件。這批俑以寫意的古樸手法,富有浪漫氣息。
至于頗具匠心的形象詼諧有趣的山東濟南出土的西漢樂舞雜技陶俑,和四川郫縣出土的東漢墓的擊鼓說書陶俑,就更加形象生動、惟妙惟肖,而成為世界藝術史上的罕見珍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