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聞名,據傳五代后梁時,日僧慧鍔自五臺山請觀音像回國,途徑此間為大風所阻,于紫竹林結茅留居,建“不肯去觀音院”,后逐漸成為觀世音道場,并與九華、峨眉、五臺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。
古人說:“以山而兼湖之勝,則推杭州之西湖;以山而兼海之勝,當推舟山之普陀。”島上風光旖旎、洞幽巖奇,古剎琳宮,云霧繚繞,海景變幻,氣候宜人,歷來為游覽避暑勝地。
游人登船上岸后,經觀音跳、過干步梯、穿過巍峨的南天門,在紫竹林內有潮音洞,相傳觀世音曾在此聽潮并現身說法,洞口有石雕觀音像,崖上刻“現身處”三個大字,游人大多在此停留,聽有如雷鳴之潮聲。
普陀山以普濟、法雨、慧濟三寺為主的建筑群,巍峨壯觀,各有特色。尤以位于普陀之巔的慧濟,更是攬勝之游人必攀臨觀賞之處,寺周圍多古樹異卉,其中一株鵝耳櫪,是稀有的觀賞樹。
普陀山多奇石,著名的有“心字石”、“盤砣石”、“二龜聽法石”,每石都有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。
在“盤陀石”的對面還有傳說為觀音大士說法處的法石臺,在下坡處有五十三參石,說是五十三羅漢曾在此參拜觀音。普陀山的最南端,有一孤懸入海的天然石門,人稱“南天門”,可經大觀橋沿海崖小徑抵達。石上題刻很多,著名的有“砥柱南天”、“山海大觀”等,在意濟寺西麓,有一方形巨石孤聳,石上斷紋平直,人稱“刀壁石”。相傳當年孫悟空與二郎神斗法,美猴王一個筋斗跳至石后,楊戩一刀壁來,沒有砍著孫悟空,卻把這一巨石壁成了兩半。
“縹緲云飛海上山,石林水府隔塵寰”。普陀山堪稱東海之濱的—顆奇麗明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