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正定縣的隆興寺是隆興寺是一處很有名的古跡。據現在寺內保存的龍藏碑記載,這兒原來是后燕慕容熙所建的龍騰苑舊址,所以建起寺院后就叫龍藏寺。
宋代初年,龍藏寺改名為龍興寺,宋太祖趙匡胤于開寶四年(公元971)敕命在寺內鑄造銅菩薩,遂大興土木,進行擴建,奠定了寺院現在的布局和規模。此后元、明、清都曾進行過重修。
不過,來隆興寺的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,隆興寺為什么沒有山門呢?其實這里面也有一段故事。
據說唐朝初年也曾經重修過隆興寺,負責重修的監工就是唐太宗手下有名的大將慰遲敬德。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就要完工的時候,慰遲敬徳突然接到一封急信,信中說,“唐王要斬秦叔寶,滿朝文武奏本講情,唐王就是不答應,請慰遲敬德火速進京,搭救秦瓊。”慰遲敬德看完信,翻身上馬直奔京城而去。
慰遲敬德一走,可把領工修建的人急壞了,因為寺院的山門還不知該建在什么地方呢。于是他騎上馬就去追慰遲敬德,一直追到開封附近的一個山坡上,才追到正在飲馬的慰遲敬德。他趕緊問:“山門修在什么地方?”慰遲敬德正著急,隨手用馬鞭就地一指說:“就這吧!”說完又翻身上馬,飛奔而去。
建大佛寺的人不敢違命,便真的在那兒修了一座山門因此,赫赫有名的隆興寺沒有山門,開封附近的山坡上卻只有一座山門沒有寺院,因此民間留下一句話:“寺大山門遠,山門在河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