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子廟位于南京中華門內秦淮河北岸,文德橋之東。宋景祐元年(公元1034年),始建文宣王廟(文宣王即指孔子),并在此設立府學。到南宋初年,府學校舍毀于戰火。
紹興九年(公元1139年)重建,稱“建康府學”,同時建立了科舉考場“貢院”,設有明德堂、尊敬閣等。至明朝初年,這里為國子監,后改為應天府學。
貢院是中國科舉時代的考試場所。夫子廟東側的江南貢院就是這樣的一個科舉考場。每隔三年,這里都要聚集一批應試的考生,他們每人一個號舍,吃住不出舍,在里面完成四書、五經、策問、八股文等科目的考試,被禁閉長達九天八夜。
考試時,監考的官員在樓上巡察,以防考生和執勤的衙役有作弊行為。貢院圍墻四角也建有望樓用于巡察??忌脑嚲硐扔赏夂煿俪踉u,然后再送給內簾官批閱并評定名次。內簾、外簾分隔極嚴?,F在保存完好的飛虹橋就是當時隔開內簾、外簾的禁區。當時的考場確實可以稱得上壁壘森嚴了。
南京夫子廟四毀五建,最后一次破壞于1937年侵華日寇的炮火中。1985年夫子廟修葺后已接待游客一億多人,平日接待游客在十萬人次以上,節假日均達三十余萬人次上,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,也是蜚聲中外的旅游勝地。
集中在夫子廟一帶的秦淮風味小吃,堪稱南京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小吃雖小,但色香味俱佳,深深吸引著許多南京居民,更給絡繹不絕的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東市、西市出售文房四寶等琳瑯滿目的各種小工藝品,也透露出夫子廟濃厚的文化氣息,讓游人流連忘返。古色古香的畫舫穿梭于文德橋、利涉橋之間的水面上,沿河兩岸修建的民宅極仿古典式樣,重現出昔日夫子廟的風采,令人發思古之幽情。
夫子廟金陵路旁還有一個花香鳥語的所在,那兒就是南京最早最大的花鳥市場。有四五十個大小店家在這個花鳥市場里經營。這兒出售的花卉約有300多種,既有本地的品種,也有來自皖、浙、滬、粵、閩等地的各種品種。玩賞鳥有皖南的畫眉和黃鶯、內蒙的百靈、山東的芙蓉鳥和虎皮鳥以及鸚鵡、八哥、蠟嘴等品種。這兒還經營金魚、鴿子、貓、兔、龜之類的寵物和雨花石、假山石之類的觀賞品。
元宵節前后,夫子廟成為花燈的世界。許多心靈手巧的扎燈藝人紛紛提上各式花燈到夫子廟售賣。洋溢著節日氣氛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小孩子唱著兒歌玩燈。常見的花燈有荷花燈、兔子燈、蛤蟆燈等等,這些燈多數來自夫子廟燈市。
夫子廟燈會歷史悠久、名聞遐邇。南京人通常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舉行燈會。正月十三是“試燈”,正月十八則是“落燈”。為了加強喜慶氣氛,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從正月初八開始舉行燈會,將燈會延長為10天。燈會中的夫子廟夜晚,滿眼火樹銀花,燦爛輝煌。用許多彩燈組合成的各種生動優美的造型,把夫子廟裝點得如同人間仙境,充分顯示出民間藝術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