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素有“瓷器之國”的美譽。品種繁多、造型美觀的瓷器,不僅是很好的日用品,也是獨具風格的藝術品,深受世界人民的贊揚和喜愛。瓷器是我國的偉大發明之一,我國制作瓷器的歷史,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商代。
瓷器是由陶器發展而來的,是在制陶技術不斷提高的基礎上發明的。陶器以粘上作胎,燒制溫度在一千攝氏度以下,表面一般沒有釉,胎質粗松,有吸水性,敲擊聲不脆,瓷器以瓷土作胎,表面施玻璃質釉,經一千二百度以上的高溫燒成,胎質燒結,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弱,叩之作金石聲。
早在六千年前,我們的祖先就能燒制“彩陶”;在四千年前,已靛燒制質地比較堅硬的黑陶和白陶。到了商代。又發明了玻璃質釉??脊殴ぷ髡咴谠S多地方發現的商周時期的陶器,如瓶、碗、尊、罐、盤、甕等,有很多是用瓷上燒制而成的,火候在一千度以上,器表施有較薄的青色玻璃質釉,有光澤,質地致密,叩擊聲清脆,基本上具備了瓷器的特征,被稱作“原始青瓷”,這就是原始的瓷器。
東漢末年,我國已燒制成功眙質細膩豎實。釉料厚而均勻的真正瓷器。魏、晉、南北朝時期,我國的瓷器生產發展很快,由南方推廣到北方,燒制技術也漸趨成熟,質量明顯提高,數量、品種大大增加。北朝時燒制成功的工藝難度很大的白瓷(白胎白釉),更是制瓷技術的重大進步。
唐代是我國瓷器生產的繁榮時期,燒制的青瓷,胎質細膩輕薄,釉色晶瑩美麗;燒制的白瓷如銀似雪,工藝精湛,有的已經接近高級細瓷的標準。宋代是我國制瓷技術完全成熟的時期,所產瓷器在胎質、釉料和制作技術上都有新的提高。當時生產的瓷器有藍中帶紅或藍中帶紫的釉色,瑰麗多彩,宋代許多名窯的產品,在釉色和紋飾圖案等方面各具特色;特別是江西景德鎮窯燒制的影青瓷(也叫青白瓷),冰清玉潤,白中泛青,更是瓷器中的珍品。
元代燒制成功釉里紅瓷器和青花瓷器,青花瓷器是先在胎上繪成紋飾后再上白釉,燒制后呈白地藍花,色調清新明快,這一品種直到今天還在生產,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。明代的制瓷工藝更上一層樓,制成細膩潔凈的精致白釉,為彩瓷的生產和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。
明代的瓷器色彩紛呈,單色釉(也稱一道釉)瓷器有鮮紅.翠青,寶石紅、嬌黃、孔雀藍等品種;彩色瓷器更是光艷美麗,其中“斗彩”和“五彩。兩種,為久負盛譽的佳晶。
清代的制瓷工藝在明代的基礎上,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。仿古瓷器真假莫辨,仿竹、木、石、牙雕等瓷器形象逼真,摹擬各種動植物造形的瓷器栩栩如生。
清代除了在單色釉和彩瓷方面又有改進外,還創造了馳名中外的粉彩和琺瑯彩。粉彩是在燒成的素釉瓷器上,用摻有鉛粉的顏料繪畫,經燒烤后,釉面呈現不同的色澤,濃淡協調,表現出明暗分明的立體感?,m瑯彩是用配制的琺瑯彩料,在瓷器上畫出絢麗多姿的彩繪,產品在燒制前后的顏色完全一樣。粉彩和琺瑯彩都是極其精美的瓷器藝術珍品。
漢、唐以后,瓷器和茶葉。絲綢源源不斷地經由海路和“絲綢之路”運銷國外。十一世紀,我國的造瓷技術傳到波斯,后又傳到阿拉伯,十五世紀又傳到了意大利。歐洲直到十八世紀才造出真正的瓷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