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約一百年前,日本人還不是每個人都有姓氏的,當時有姓氏的只限于少數貴族、武士、神官、醫師以及平民當中對政治有貢獻有功勞者。而后者還必須經過一道官方手續的批準,推許持有姓氏后,才可以公開使用。
明治維新后,當權者深深感到國民沒有姓氏區別,在調查統計方面十分不便,于是在明治八年(公元一八七五)二月,由太政官發布告示,命令“全國平民自必須人人有姓氏”,并規定這是“日本國民的一種義務”。
當時的日本人口大約有三千萬以上,在這個命令發出后,人人都急急忙忙隨便取一個姓氏,事后經過調查,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沒有遵守這項義務。
當時,許多平民不知選姓什么好,于是便以神官手中的標志——鈴木為姓,因此今天日本的鈴木成為最大的姓氏。漁民,便多以魚名為姓,于是出現了平目、鯖、海老等怪姓。農民,以居住的地名為姓最多,如有的住在山上,便姓山上;有的住在南山就姓南山;有的住在西村就姓西村。
這些地名,大多數帶有山、川、河、海、岡、巖島、谷、田野、森林、村莊等地理上的名詞,而在它的前邊冠以形容詞,就形成許多不同的姓,所以日本人的姓氏,如“大山”、“小川”、“長河”“古海”、“高岡”、“奧島”等比較普遍。其他如:田中、三木、佐佐木等,則是直接從田中鄉、三木莊、佐佐木莊取姓的。
目前,日本全國的姓氏,總數約有十二萬種。而日本全國常見的卻只有四百個姓氏,尤以姓鈴木、佐藤、田中、山本、渡邊、高橋、小林、中村、伊藤、齋藤等十姓為最多。
日本人兩個字的姓為最多,也有一個字的姓,如:岸、岡、杉、原、關、北、池、今、馬等;三個字的姓如:佐佐木、長谷川、大久保、五十嵐、飛鳥田、日比野、二階堂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