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,這個玄而又神秘的名字,起源于中國古代人們對生活居住環境的選擇和評價,是一種合理選擇居住、生活場所,達到人與自然和諧、趨利避害的樸素科學認識。
當時人們已經意識到地球磁場、地質、地理、水文和氣象環境對居住和生活的影響。例如我國的住房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,這是為什么呢?
這主要是我國位于北半球,太陽從東邊升起,從西邊落下,冬季太陽高度角較小,朝南的門、窗可射進更多的太陽光,提高室內溫度。夏季,太陽高度角增大,朝南的房子陽光從門、窗射人屋內的少,時間短,故有利于夏天室內保持涼爽。
另外,我國大部位于東亞季風區,夏季盛行偏南風,炎夏時有南風吹拂,空氣流通可以降溫。冬季盛行偏北風,坐北擋住了寒冷的北風。所以,房屋“坐北朝南”是我國大部地區住房的最佳選擇,這也是古人對風水學的一個重要應用。
只是后來由于認識的局限,把風水中一些現象神秘化了,甚至和人的事業和貧富聯系起來,被迷信利用。
現代的風水理論應該是地球物理學、水文地質學、宇宙星體學、氣象學、環境景觀學、建筑學、生態學甚至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科學的綜合。
總之,真正的風水學并不神秘,應該是一門“環境應用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