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vrei4"><acronym id="vrei4"></acronym></li>
<progress id="vrei4"><track id="vrei4"></track></progress>

  • 中國大運河的歷史作用

    文章主題:人文地理  文章來源:文化雜談  發布時間:2020-05-15 23:25:30

    中國大運河,是中國文化在中華大地上功績顯赫和影響深遠的偉大工程,是我國古代人民用自己的艱苦勞動和無比智慧,在祖國的大地上改造山河的偉大創舉。大運河究競有哪些重要的歷史作用呢?

    中國大運河

    首先,大運河開辟了我國南北航運的一條重要水路通道。唐玄宗時,在京城長安望春樓下,開了一個廣運潭,以容納各地來往之商船。有一次,水陸轉運使韋堅在潭上舉辦了一次博覽會,三百多只漕船上大量陳列的,盡是由運河運來的江淮各地出產的物品。北宋時,每年通過運河由江南運到開封的糧食,達到五至八百萬石,其他金銀、布帛、香藥、茶葉無數。

    其次,大運河促進了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。通過大運河的興建,沿岸新興了一批商業城市,對我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促進社會進步,起著積極作用。運河城揚州,在唐朝時就處于全國經濟的重要地位:“淮、海奧區,一方都會,兼水漕陸挽之利,有澤漁山伐之饒,俗具五方,地綿千里”。杭州也因運河之利而成為重要都市。

    此外,如山東的德州、臨清、濟寧,江蘇的淮安等,也都因運河的運輸而成為一時繁華之區。

    最后,大運河促進了我國和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。朝鮮半島的新羅對唐朝的交通,有兩條重要通道,都在登州入境后通過運河再到揚州。運河沿途有許多“新羅館”,專門接待朝鮮客人。運河對唐代中日的交往尤為重要,日本高僧圓仁,就是通過運河來到中國求法的。

    我國高僧鑒真,也是由揚州出港到日本。日本學者木宮泰彥提供了一份日唐間往來船舶一覽表,37次中有百分之八十都經過運河,明確提到以運河沿岸城市為出發、到達港口的有12次之多。當時還有不少的阿拉伯、波斯客商,也常常泛舟運河,從揚州往來在嶺南道上。

    熱點排行>>
    圖文閱讀>>